转型发展进行时·聚焦文科转型(三)
面向行业的实践育人
——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转型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高校中文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当前影视、文化传播、新媒体等产业的突飞猛进,带给了从业者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也为高校的相关专业带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与时俱进,发展汉语言相关专业
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原文学院)以前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开设的主要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中小学语文老师,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贡献良多。“但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必须转型发展。”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刘道全说,“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文学院从2008年陆续增设了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国际教育等应用性强的新专业。2013年,文学院正式更名为文学与传媒学院。2015年以来,文学与传媒学院领导班子带领骨干教师到浙江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取经,多次邀请许昌电视台台长、总编等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建议。经过多次调研,文学与传媒学院提出了“把实践育人、实践成才、实践促进就业落实到教学中,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符合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制度改革”。
文学与传媒学院相关专业负责人到浙江传媒学院学习
经过几年发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于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
转型,从转“老师”开始
新专业具有实践性强、与行业结合度高的特点,这对学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师资方面,如何在现有教师的基础上满足教学、科研、行业的需要?这成为年轻的文学与传媒学院首当其冲的难题。
学院鼓励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摄影摄像、非线编等实践类课程,比如穆迪老师所学专业为传媒语言学,经院系推荐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新闻播音、表达训练等课程,现在主要担任播音专业播音表达训练和舞台艺术与台词表演的课程;学院还多次推荐专业教师苗阳、郭海洋等12人次到浙江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交流,考察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模式。2010年以来,学院共引进播音主持、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师15人,不少教师都具有行业经历或者具有突出的实践技能。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为学生授课
学院还组织相关教师到许昌电视台、魏都人民广播电台参与《莲城释法》等节目录制,深入了解节目采编播和制作流程,多次邀请影视传媒的业界专家到校讲学。此外,学院通过外聘方式满足紧缺专业的教学需求。2011年学院聘请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河南大学袁若娟教授、河南摄影协会副主席、许昌市摄影协会主席郑伟杰等老师来校授课。通过不懈努力,学院的师资队伍结构逐渐优化,实践型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双师双能型”教师有6人,有行业培训、实践背景的老师9人。
“成果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
OBE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文学与传媒学院坚持以预期成果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把社会需求,学校目标定位、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差异放在首位,并以此确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
例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就进行了根据学生基础和兴趣分类培养的改革实践,将学生分为“剧本创作”和“影视后期制作”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并设立了“编剧表演实验班”和“摄影摄像实验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分成口语传播和播音主持两个方向。同时,学院还开展特长班和专业班教学,特长班包括表演提高班、编剧提高班、摄影摄像提高班、电视节目制作提高班、微电影提高班、摄影剧提高班,特长班打破年级、班级局限,人数在20人左右。
特长班和专业班学生的作业——短剧《办案》、《作业风波》被郑州大学等高校的邀请演出;2010级学生吴元虎、2011级学生闫树静进入北京蓬蒿剧场工作。2015年8月,张晶晶老师编剧、编剧表演编实验班学生演出的原创话剧《当归》在第14届大学生戏剧节中获最高奖“金刺猬奖”。
《当归》在第14届大学生戏剧节中获最高奖“金刺猬奖”
同时,学院还实行“项目驱动”教学,进一步加强实践技术类课程的整合。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主任郭海洋老师介绍说:“项目驱动教学就是用项目或作品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例如用影视项目整合《影视剧本写作》《摄影摄像基础》《视听语言》《影视制作》等创作类课程,贯穿‘策划—编剧—分镜脚本—拍摄—后期制作—宣传推广’一条线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够熟悉并参与类似影视业界的工作程序,同时也实现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促进。”
文学与传媒学院定期举办专业汇报演出、实习作品展、中国古典诗词情景剧大赛等实践性较强的第二课堂活动,并结合专业特色成立了“红帆船文学社”“风信曲艺社”“九歌剧社”“播音主持协会”“子曰文化社”等。
产学研结合,服务文化产业
经过几年来的转型探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产”、“学”、“研”三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体系构成。“学”是专业的核心。“研”是专业的灵魂,是艺术创新的生发之地,是师生教学、创作、研究、策划、演练为一体的综合训练。“产”是专业的归宿,是教学的成果形式,以此推动学生创新创业,促成师生作品成果转化与展示,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近年来,文学与传媒学院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拍摄宣传片、与许昌耕读文化传播公司合作拍摄微电影、与许昌市旅游局合作拍摄丞相府、灞陵桥等宣传片。201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拍摄的《听许昌老兵讲述抗日经历》在许昌电视台播放,反响热烈。2017年,学院又获批“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
李菡霄老师指导学生在魏都人民广播电台实习
学院毕业生服务行业的能力也不断提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2013级学生叶孟婷签约湖南卫视·茶频道担任《美丽的行走》节目的出镜记者,2011级学生刘芳羽进入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担任晚间节目《今晚视界》编辑记者及主播;学生杨国志等参与制作的节目《机智过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陈若梦、赵丽萍、李道文等13人被汉办录取为汉语志愿者教师,在泰国、柬埔寨、蒙古等国家从事汉语教学。(图片由文学与传媒学院提供)